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抗疫前线】工商管理学院14位管理学者建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防控和应对”

2020年02月11日 20:24  点击:[]

2020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打开,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重大挑战。

工商管理学院嵌入在由企业、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构成的生态网络中。企业是我们重要的利益攸关方。

作为有深厚学术造诣的教授、博士,作为带头守初心担使命的党员教师,工商管理学院十四位学者,他们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以表达对企业、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王建明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为模式的长期深远影响值得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为模式会产生长期深远、广泛深入的影响。(1)安全消费会大大增加。如线上消费会更加普及,线下消费会更受挑战。在线下实体店消费,民众会更关注购物环境是否通风、是否消毒,人流量是否过于密集等。(2)健康消费会显著提升。民众更注重提高自身免疫力、追求身体健康,由此体育运动、健身器材、健康美食、保健营养等消费会显著提升。(3)负责任消费会相对扩大。对社会、对环境更加负责任的绿色环保、生态文明消费会相对扩大,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不文明消费会更受鄙视。(4)非接触式消费会全面爆发。民众会更加倾向人机自助式消费,而不是人际接触式消费。如民众会更倾向由智能机器人提供服务,而不是由服务人员直接接触提供服务。

预见方能遇见,未来各类政府机构、工商企业需要更精准地预见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为模式的长期深远影响,方能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创造机遇。例如,在民众对冷疫情心有余悸时,平台商家采用暖营销方式,提供更加暖心、爱心、细心、安全、负责的产品或服务,这必然有助于企业品牌的情感共鸣和民众的心灵守护。

 

  王建国 副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研究所副所长

 

敬畏自然 绿色消费

新型冠状病毒就像在“岁月静好”的水塘中投入了一块“鹅卵石”,不仅危及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也对中小企业构成了生死考验。在以防控疫情作为首要工作的前提下,不容忽视如何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问题。

从短期来看,中小企业缓解疫情冲击,企业负责人的积极心态至关重要,坚信“危”中有“机”。首要目标是维持生存,这不仅需要自身管理思维的突破创新,而且需要借用政府、金融机构、员工、社会公众等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避免陷入“人定胜天”和“环境决定论”两种极端态度,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0/5E/8D/98B7466222AD7BB1B4AEBC20D43_9CA53036_51905.png   刘辉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工伤保险为疫情下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企业既想尽快开展生产活动,又非常顾虑员工健康,担心万一出现员工染疫,企业将承受巨大损失。员工也担心在工作中染病,导致误工甚至失掉工作,影响全家生计。

企业和职工都有抗疫保健意识,这是一件好事,但有时过分的担心则可能会影响企业效率和员工积极性。其实,我国的工伤保险已为广大企业和职工提供了较全面的风险保障支持。

全国已有2亿多名职工已参加了工伤保险,这意味着参保职工只要因工作而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病疫,相关的治疗费用、生活费用、康复费用等都由工伤保险承担;极少数不幸工亡的职工还有抚恤金等。如武汉的李文亮医生就已获得工伤保险补偿82万多元,后期工伤保险还将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受到伤害的职工得到工伤保险补偿。

可见,工伤保险已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进行了有效管控,较好地解决广大企业和职工不必要的顾虑,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轻装上阵搞好生产。

在此建议:企业和职工可依托工伤保险来防御疫情风险,积极地而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少数未能参保的企业要尽快办理职工参保;工伤保险机构应加强服务,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4/4C/0C/D027EFD425D715BE034AD9AE398_8468145F_7B146.jpg  孙凯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所

 

中小企业如何抗疫?苦练内功与借助外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节日的气氛,打乱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给全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全国上下一致积极配合政府控制疫情之余,大家也对中小企业节后复工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忧心忡忡。那么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抗疫呢?建议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苦练内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抵御和战胜疫情带来的经营困境。

苦练内功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利用互联网和云环境,采取网络办公、视频会议、电子审批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其次,尽量降低经营成本,缓发或减发员工工资和福利,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现金流。再次,可以采取柔性和精益生产组织,节约物料消耗和减少库存。最后,审时度势,从危机中挖掘机会,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公司的产品、服务乃至商业模式进行调整,升级、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内外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进入新兴的业态或开拓新的利基市场。

借助外力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用好、用足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纾困的优惠政策,目前包括北京、浙江、四川等10余个省市都出台了支持企业的政策,如减免房租、减税、贴息、优惠贷款等政策。其次,加强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协调能力,通过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友好协商,降低供应链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携手共克时艰。

历史上每次黑天鹅事件过后,总会对企业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礼,也总有一些企业能够转危为安甚至加速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方可临危不乱,基业长青。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8/33/E2/865FDAA37D235E048BC5933E5B5_2196DD69_11498A.png  旷开源 副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灵活用工 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很多异地员工不能按时到岗,直接影响企业的复工复产,特提出以下应对建议。一是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临时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费率和税率以及延期缴纳税费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投入生产和提高员工工资。二是企业要积极拓宽员工招聘渠道,充分挖掘当地人力资源。通过摸排,适当返聘近几年退休的、还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员;大力吸收还未返校的当地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别是本来就有实习任务的各类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充实企业的各类岗位。三是重新梳理岗位职责和部门分工,充分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共享,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充实一线生产岗位。四是通过外包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合理压缩企业工作量,释放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以充实企业核心业务,确保企业渡过难关。五是企业自我抱团,共享人力资源。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应政策,实现工业园区或者特定区域内企业各类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动、共享,鼓励有能力的高素质员工多点执业、多企业上岗。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8/DB/6F/043689E313B95C112291A8E7DCF_614E42B5_1473.jpg  应瑛 副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风雨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中小企业如何度过难关?

首先,保障不翻船。企业就像一艘船,如果船翻了,船上的所有都得打水漂。建议中小企业借此机会与员工,特别是核心骨干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老板与员工一起共同出谋划策,共度难关。基于此逻辑,目前网络热议的关于企业在不复工期间发放工资的问题便变得灵活起来,建议对于真正在资金上有难处的企业试着与员工沟通协商关于工资缓发、分期发放等举措,与核心员工协商(虚拟)股权激励等措施,让困难平缓落地。

其次,加固船自身。中小企业掌舵人应该就此突发事件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冲击做充分的剖析与反思,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是否考虑尝试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局部或全面创新,倒逼企业克服惯性阻力,提高效益。例如,思考哪些成本是可以压缩的,线上的营销、采购、甚至商业模式是否可以尝试等。

最后,船小好掉头。中小企业的一个优势在于灵活,而这一灵活的关键在于对环境的精准把握。期望企业管理者前瞻性的预判所在行业发展趋向,分析疫情过去后行业中可能出现的机遇与威胁,做好迎接的充分准备。面对地方政府设定的复工政策(例如外地员工需隔离观察14天等),企业可能较难全面开展工作,管理者可以考虑在严格控制疫情的前提下,相对灵活地、分批次地、有选择地开工,统筹安排,为把握疫情后行业发展方向做好准备。

 

  赵昶 副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

 

对租金精准补贴政策的建议

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85%中小微企业账上现金维持不了3个月。降低现金支出对于企业跨越复工坎是关键。现金支出中,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63%,租金占14%,偿还贷款占14%,三项合计超过90%。为此,有的地方提出缓交养老保险和推迟偿还贷款等方案,尽管有助减缓现金压力,但最终无实质性减少。作为第二项现金支出,租金的实际减少或对中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2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为深化‘三服务’的主要任务,给企业实打实雪中送炭。”在减租方面,政府应且能发挥出示范作用。具体地,建议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若补贴能力有限,政府可考虑允许企业在经营恢复期的房租、人员薪资等在税前抵扣。第二种方案,租赁双方以及政府三方共同承担至少2个月租金,明确规定各自分摊比例,比如三方均摊。当然,亦可将上述两种方案结合。考虑到庞大企业数量,为提高政策实施的公平性、透明性和效率,在具体推进方面,可结合数字浙江优势,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实现精准补贴,为长期跟踪评估奠定基础。总之,要通过政府租金补贴示范和出租方协助减免,减少中小微企业租金压力,让中小微企业家有一种获得感,提振信心,渡过复工复产这个关键时间窗口。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B/74/5B/9B725177F3240235A6C8DC5A23C_DC744774_32365.jpg  赵江 博士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对扶持政策的若干建议

针对当前浙江企业面临的困境,给予一定的扶助政策。(1)缓缴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用。由于许多浙江生产企业面临暂时的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可以由企业进行申请,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2适当降低企业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和医保费率,减免和缓缴相关的税费。适当减免企业房租或增加房租期限。3)政府增加对企业的补助,拿出适当的专项资金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助,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等。特别是对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行业等应给予一定的帮扶措施,鼓励某些餐饮企业采取逐步开放、打包外送等措施,鼓励企业渡过难关。(4)稳定企业的信贷规模,适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逐步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小微企业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4/9B/9B/3CA041EB04E1AB48065A638FDBE_F1DA8884_47413.png  洪雁 博士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中小企业如何战疫复工?

建议两个打法。一是近期,主要包括:(1)加强防疫。当前疫情拐点还没有到来,防疫万不能松懈。中小企业主一定要把防疫当作复工的第一要务,在正式复工之前准备好足量的口罩等必要的防护装备,复工员工务必在指定地点先行隔离14天,在企业内部实施员工健康管理与日报制度。(2)开源节流。开源,侧重于两个方面,挽留老客户和开拓新客户。对于外向企业来说,比较紧迫的是想办法完成手上的关键订单,否则容易被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替代。内向企业,确实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尽最大努力与客户协商,重新确定合同履行期限,减少退单。节流,当务之急是吃透政府的扶持政策,极限管控各项成本。(3)分类管理。将员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身处疫情高发地的员工,另一类是身处疫情较轻城市的员工。对第一类员工进行摸排,了解其健康状况,进行慰问和安抚,停工不停薪,保障基本生活。对第二类员工,除了了解其健康状况,还要对其复工意愿和复工时间进行摸底登记,以便安排开工和生产。如果员工确实短缺,同行间可考虑员工共享。

二是中远期,主要包括:(1)理念重塑。要经常强化风险意识和战略意识。尤其是做好财务规划,进行必要的现金储备。加强上下游联系,进行通盘考虑,树立全局观,不能囿于自家。(2)经营升级。对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考虑引入AI或机器人替代解决方案。对于服务业,不能完全依赖于线下发展,要开发线上销售、社群化运营、社交电商等。(3)业务转型。重新审视企业业务类型和业务范围,砍掉利润率低的业务,寻找新的业务领域、新的利润增长点。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5/F9/E9/684A7D7C9CF0A6B8DF50A7C1926_9E97DC11_3F6E.png  倪文斌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

 

加强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供应链的冲击不言而喻,由于很多企业无法在春节后顺利开工,不少企业将面临物料短缺、人工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顺着供应链蔓延,将对整个产业产生严重危机。对于外贸企业,如果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日后想转回来可能相当困难。因此,疫情也是企业思考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重要契机。

在当下,疫情还在发展,企业高层和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周密谋划恢复产能。企业应考虑疫情发展的不同情景,开发多套预案。情景模拟法能为预案制定提供很好的指导,既帮助开发预案,也能发现预案的漏洞,以便完善。预案制定中,应加强与当地政府与社区的沟通,以第一时间获取疫情信息,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加强企业内不同部门的合作,以保障企业能开展整体性行动。要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开发预案。预案要严密,要保障每一位员工和所在社区的安全。

更长远来看,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很多企业可能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还相当陌生,但是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永远存在,如何在平时加强对供应链风险的预判,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是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智能化、数字化是应对供应链风险的良药,使得企业的运营系统更具有灵活性,对需求和外界变化的反应更快。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_local/7/2D/1B/5DAE8218F16B4359057A82EDD8A_58DBBCD0_76D5A.png  谢凤华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研究所

 

创新业务模式 走进服务蓝海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作为重大公共事件,疫情本身牵动了服务企业运转模式调整和我们消费模式改变。隔离在家,外卖和电商的需求大增。隔离的意义不在培育用户线上下单的习惯,而是有望推动线下配送模式的变革。配送萌宠――“无人配送成为线下配送的重要工具。如何增强配送业务时效性和增进用户体验成为其存活的关键。泛娱乐服务重要性突显。这其中,既包含影、视、音、游等等狭义的娱乐活动,也包含阅读、学习等自我提升,还有各类健康管理项目。娱乐和益智类的泛娱乐项目引领今后空虚消费不是神话。疫情期间,消费习惯培育;疫情过后,服务蓝海形成。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服务企业在惶恐中被迫重构服务对接,我们在隔离中试探寻觅消费愉悦;人性贪婪和自然回应的惨烈较量中,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作、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敬畏自然,良性消费――我们的选择,必须的选择。

 

  曾垂凯 副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人本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打造企业“家”文化 增强组织抗逆力

家是身心栖居的处所,家是真情维系的纽带,家是坚强厚实的后盾。有家,才有温暖;有家,才有欢笑;家在,才能心安。中国人重家数千年如一日,从传统四世同堂数十口人同灶吃饭的大家,到现今数十亿人次乾坤大挪移的春运,重家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家有大小,汉代有大家、中家、小家之分;今天来看,国家层面是大家,个体层面是小家,中家在哪呢?企业层面就是中家。危机面前,小家的力量显得渺小,大家的优势充分彰显。全国人民集体援湖北,十天建成一所医院,外媒惊呼“上帝是中国人”——这就是大家的力量,这就是中国特色!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资源和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要想渡过难关,并战而胜之,从危机中恢复并获得组织发展,打造企业“家”至关重要。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要将企业打造成员工之家。

企业“家”文化的打造,可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力。认知上,管理层要和员工达成共识,企业就是家,大家都是一家人,每个成员都要对这个家建立起高度认同。情感上,管理层和员工要相互信任,彼此依靠,建立起一种家庭般的亲情,用情感的纽带凝成一股绳。意志上,每个成员要根据整个家的战略目标,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行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行为上,管理层对员工要有家人般的关怀,让员工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员工则要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竭尽全力为家做贡献,和管理层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没有困难能够难倒我们。

 

http://cba-zufe-edu-cn-s.sslvpn.zufe.edu.cn/_mediafile/gsglxy2017/2011/09/09/v14zgr69p2.jpg  靳明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研究所所长

 

化危为机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次涉及面广泛、影响深远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考验着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中小企业首先应该有高度的危机应对意识,不惊慌失措,或随波逐流,被动应付,而是主动认真地分析危机事件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影响,评估环境带来的、风险程度与可能的危害程度。其次,根据危机影响程度与轻重缓急次序,扬长避短,做好危机应对策略。如积极做好上下游供应商、中间商、终端及其金融机构、政府、媒体、社区、员工等协调沟通工作,寻求支持、协助和谅解(如合同延期)等。第三,重大危机往往也会导致产业结构与商业模式的重构,如网络购物、网红经济、线上办公、网上教育等新业态的兴起,中小企业要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抓住新的商机重新创业,争取再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戴维奇 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企业需要Plan B

观影《中国机长》,顿觉其可呼应当下时局。影片讲述川航3U8633航班在飞往拉萨途中遇险后,在各方努力下战胜困难、成功返航的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机长不知道能否安全返航,而当下遭遇疫情后,众多企业家也不知道自己命运几何。所以,两者的情境类似——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那么,不确定性是如何被战胜的?

影片中的三个主体,值得回味。一是机长。面对风挡爆裂、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机长依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这种镇定源自平时的刻意练习。影片显示,这位机长早晨刻意用冷水沐浴。他熟悉路线,手动驾驶的动作无一错漏……一把手无疑是重要的,平时积累的身体素质、知识、经验在危机中展露无遗,成为信心、勇气和胜利的基础。

二是以乘务长为首的服务团队。危急时刻,他们训练有素,启动应急预案。不仅如此,他们对自己对机长有信心,也把这种信心传递给了乘客。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重要,诚如斯也。乘务团队类似当下企业里的中层,自己不能慌乱,且还要让基层有信心。与影片中的这架客机相比,大多中小企业缺的是一套应对紧急情况的Plan B这次事件告诉我们,企业预案的范围要扩大——不仅要考虑火灾等险情,而且也要将公共卫生事件、贸易战和金融危机等外部事件纳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快速开启的Plan B。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计划,而是一套特殊环境下的企业运作系统。这不仅是中层要思考的,更是高层要谋划的。

三是地面控制系统,包括起飞地、目的地和飞经地的空中管制部门。影片中,这些部门沟通顺畅,通力合作,千方百计为航班纾困。与客机失联时,飞控中心一度以为发生了坠机,多位负责人为之流泪。地面系统就像保姆,呵护着一架架空中的客机。如果把中小企业比作客机,那么地面系统就是各级、各地政府部门。他们的关注和协同同样重要。

当然,面对不确定性,运气也很重要。这里,祝愿企业家们好运!

 

 

工商管理学院以作育管理英才、服务国家社会为己任。

工商管理学院与企业和企业家同行。

 

上一条:【抗疫前线】抗击疫情 党员先行 下一条:学院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

关闭